2007-08-24

"The Persian Boy" & "The Legend of Galatic Heros"

我这几天逢人便宣传说《亚历山大》是部很不错的电影,发现没有响应;于是我反省大概是因为当时自己刚补完长长十卷的银英,心情还起伏感慨着没有恢复过来,结果又来了部史诗,以至于怀疑田中先生写书的时候是不是想着亚历山大和Hephaistion然后就写下了莱因哈特和吉尔菲埃斯,于是激动到一块儿去了。

然而反省不妨碍我继续中邪,想起Bagoas那个哀怨的小眼神就google了一下(好吧,我承认我腐),发现了这部《The Persian Boy》,Mary Renault的亚历山大三部曲之一,基于历史的小说,以Bagoas的视角写了亚历山大的远征直到去世的最辉煌的半生。

宅了几天终于啃完,非常精彩,至少比起电影来;毕竟这个短短33年里做了多少帝王或者枭雄几辈子也成不了的功业(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成吉思汗了吧)压成一本书已经很勉强,还要把他写得既像个人又非常人(这是书评),还要有动人的感情把干枯的事实连缀起来,起码需要这么本书的篇幅——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还得花一半时间在秀特效上,想把故事讲深讲透还是很难的(至少对我们这样没有同样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要领会导演的意图是很难的)。

这本书属于越看越引人入胜的那种。前面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Bagoas的悲惨身世、如何得宠于大流士并随之一路逃亡,真正精彩的是他来到亚历山大身边后,追随着亚历山大征服波斯、讨伐蛮族、进军印度,经历战乱、沙漠行军、老兵叛变,一直陪伴亚历山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尤其是后一半,进军印度开始到回到巴比伦的部分,电影里除了战场特效之外基本都一句带过,看完新鲜后回想起来只觉得这件和那件事情之间好像没什么联系,然而书里就显得比较自然流畅,对着地图仿佛可以清楚地看着那支大军移动的方向,那些古怪的地名也在一山一石的描写里、弹弓和弯刀的厮杀里鲜活起来。

小说是从Bagoas的角度写的,也就是从一个侍臣以及恋人的角度(在这里同人女的好奇心理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嗯)。西方人么,对爱情的表达方式有时还是有些过于直白,我相信即使在当时的波斯应该也会更含蓄;然而无论如何,不论是Bagoas对亚历山大,还是亚历山大对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爱人们的感情描写,都十分感人。网上也看到有人翻译,首先得对该大人致敬(同人女精神万岁……),因为这部书语言还是挺晦涩的,即使口语很多——不知道是因为这位英国作家的牛津特色(为偶自己的未来捏把汗……),还是刻意带点后希腊时代的古风——总之开始看得很慢,个别字句参考了译文才恍然小悟。不过论坛上贴的译文少了不少段落,尤其是没有Bagoas出场的部分。这样对同人文来说是无所谓,但是毕竟少了历史的主线,就好像没有宏大的底稿,精美的花边也就有点流于细碎了。所以有兴趣的,强烈推荐读读原文~(其实如果有人看我倒真愿意翻出来呢>.<)

现在让我推荐我一定把The Persian Boy置于银英之前,毕竟前者所基于的、给我这样庸人震撼的是真实的历史,是可以在现在的世界地图上慢慢对照起来的一个个地点;不过不能否认后者这样的经典毕竟还是经典。按照小唐的话,这是给少年时候的男孩子们一点梦想的故事;所以我想,要是我在少年的时候看到这个故事就好了,大概会体会到更多的感动吧。开始要补上这古老物,纯粹只因为盐大在银英动画里配了从头到尾也没说多少话的奥贝斯坦(当然那年代的声优基本都在里面献过声)。这个故事最成功的大概就是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无论他们的主张如何,性格也许严肃也许随和,但都有叫人欣赏的地方。活宝们在杨威利周围插科打诨看着很开心;大概是第八卷的样子,看到罗严塔尔兵变、帝国双璧沙场对决的时候,真是相当的纠结呢。再有句题外话,田中芳树真是很能写,光这一部正传加外传就十六本之多,其他的架空历史、历史、侦探、奇幻等等系列也不少,像凤翔万里、中国武将传之类中国历史为基础的作品,仅仅是考据的功课就很艰巨吧。敬业精神真是值得敬佩呢。

2007-08-15

Alexander

2004年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一生。我对这段历史实在没什么了解,只好就事论事。

电影的前半部分讲了幼年和少年时的亚历山大成长,以及他击败大流士征服波斯成为万邦之王的最辉煌的历程;后半段则讲述了他继续向东方征战,却经历自然环境、与蛮族的战争、军心渐渐背离等种种残酷试炼,终于在险些战死沙场后回到巴比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在那里走向尽头。

Eagle & snake

影片里两个象征性的形象时时出现,一是鹰,一是蛇。

雄鹰是亚历山大自身的象征,是他征服世界的雄心,是睥睨群山、沙漠与大洋的梦想,是傲然接受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人民仰视与爱戴的王者之风,是超越父亲Philip、直追神话英雄们如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和普罗米修斯的气魄。雄鹰起飞于驯服爱马的故乡马其顿草原,展翅盘旋在对阵大流士的Gaugamela平原,在Hindu Kush的高峰上,亚历山大也轻轻地自问:Where has our eagle gone? 说实话,关于亚历山大的政治理想,影片里面多多少少掺杂了典型的美国式的自由主义、种族平等之类的自大的说教。确如影片里面描绘,亚历山大力排众议娶异族女子为后,接受马其顿军人们的波斯混血儿子进入自己的队伍,在其民族政策上有着相当开明的一面,但把他描述成希腊文明的传教士显然是不恰当的,相形之下他更接近一个探险家:亚里士多德的地理课上,小小的心灵里面大概就埋下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到达导师所指示的世界之尽头,并将其纳入自己为名的版图之下。

如果说那只雄鹰是大帝心中最灿烂光明的一面,那么蛇就是沉重的另一面,一种叫做“恐惧”的、亚历山大一生都在斗争的敌人。种下这颗种子的主要是妖艳而野心勃勃的女巫般的母亲Olympias,而父亲PhilipII 亦有不能推卸的责任。Olympias出身于Epirus不是马其顿贵族出身,所以大概不太受Philip II的亲睐,怀着报复的心理,一心要把儿子扶上最高的宝座,让亚历山大大帝成为历史上最光辉最鼓舞人心的名字,甚至不惜自己作这光明之下的阴影。Olympias一边逗弄着蟒蛇,一边微笑着说,人和它们一样,爱再久也会背叛——这也许就是在亚历山大幼小的心灵里投下的第一道咒符;而Philip举着火把讲述岩画上那些有着不朽和光荣的名字的英雄们所承受的痛苦,则把伴随着光荣的阴影深深的镌刻在了亚历山大的心里。而事实上,短暂的一生里虽然没有经历过战场上的失败,他却一一体会到了神话英雄们所承受的苦痛,恐惧永远撕扯着他的心,稍一倦怠便要侵蚀他无边的勇气:

——父亲遭暗杀登上王座,面对母亲安然甚至得意的神情,不得不照着母亲的剧本铲除异己的亚历山大,或许可以体会到俄狄浦斯刺瞎双目时的心情;

——Philotas的暗杀行动,虽然不成功,却使亚历山大心中叫做信任的一座城墙产生了裂纹,母亲在幼年所下的咒符揭开了封印;

——与Craterus产生冲突、暴怒中刺死了这自父亲征战的时代最忠实可靠的男人;在印度雨林中经历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激战,此时的亚历山大身心俱疲,大约他已经体会到赫拉克勒斯一般的光荣与伟大也无法战胜的怒气和死亡;

——至于失去最亲密的战友及爱人Hephaistion,自己最终也被设计在病榻弥留之时,亚历山大的眼中只有一只鹰,不过那应该不是飞越地中海、Gaugamela与Hindu Kash的雄鹰,而是每日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那只,命运之无情的鹰。

这两个象征在Olympias得到儿子死讯时得到了最清楚的阐释:鹰抓住蛇高飞而来,松开利爪毒蛇坠地的一刻,雄鹰也因蛇毒发作而支持不住健美的身躯跌落下来。

Illusion of love

影片以亚历山大军的将军、后来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晚年追忆为线索。托勒密转述了这样一段话:I remember the remark of Bagoas once that love illuded Alexander as much, if not more, as finding end of the world…这段话,包括片中的亚历山大的感情故事,估计有导演编剧自由发挥的成分在里面,据说也因此得了当时评论界的一片批评。我倒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故事,至于有多少正史野史支持以后再慢慢考证好了,就电影论电影吧。

其实仅就这部电影看嘛,亚历山大的爱情故事倒没多少幻影可言哪,简单概括就是Hephaistion、Bogoas和Roxana。

亚历山大心中最爱的无疑是Hephaistion。说是柏拉图式的也好,说是超越爱情的友谊也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或者导演大人借亚里士多德之口:…when men lie together and knowledge and virtue are passed between them, that is pure and excellent; when they compete to bring out the good, the best in each other, that is the love between men that can build us city state and lift us from our frogpond…那个将亚历山大当作太阳一般敬爱的男子,与主君把酒共话巴比伦的未来和王国的未来,含着泪微笑着祝福爱人有幸福的婚姻和伟大的子嗣,在战场上永远追随着英雄浴血奋斗,也因此成为亚历山大唯一信任与深爱的人。Hephaistion之于亚历山大,如同一点烛光,点亮和温暖了因为恐惧、疲惫而晦暗的心灵;远征回到巴比伦后,这盏灯熄灭了,亚历山大随之而去也就不完全是个偶然了。

不过饰演Hephaistion的演员不能令人满意。我对此人第一印象是磕了药的摇滚歌手,这倒没什么;亚历山大婚礼后,他满含深情的那个眼神我承认很不错;但是,总的来说——太gay了吧!!!(虽说本来演的就是gay…)Hephaistion决不是个扭扭捏捏的男子呀,战场上也好,战场外也罢,他应当有着和亚历山大一样敏捷有力的身手,一样坚定果敢的语调才是啊!

再说Bagoas(终于说到Bagoas了~),美艳的波斯男孩,自从亚历山大攻占巴比伦后就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后,半垂着头,从没开口说过什么(唯一一句还是托勒密转述),有些幽怨的温柔眼神却从没离开过这位英雄,一直到英雄临终的那一刻。据说有部小说里,在亚历山大死后他说:“我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我知道,在冥河对岸等着他的是谁”。即便是虚构,但是这份明知自己在那个太阳一般的男子的世界里没有自己的位置,仍然用温柔默默守候的心情,还是感到的。Bagoas之于亚历山大,好像一个枕头,唯一可以不用考虑政治、军事、阴谋、整个帝国的责任,安心休憩的地方。枕头和烛光的比喻,在亚历山大狂怒之下杀了克雷塔斯之后最明白不过了,为悔恨自责所侵蚀的国王,在Bagoas怀里痛哭之后,终于还是在Hephaistion的鼓励下,继续踏上征程。在Hindu Kush山颠,亚历山大自嘲地对托勒密说,女人让男人有家的感觉,我却感觉不到。这一方面当然是头疼老妈老婆,另一方面,没有说出来的,即使有,也许只因为那个他敢于当众亲吻的波斯男孩罢。

饰演Bagoas的演员(Francisco Bosch,据说是中国和西班牙混血,本业是跳舞的)我觉得算是所有人物里面最大的亮点了。一共出场时间加起来也没几分钟,一句台词也没有,但是几乎每个镜头都是让人屏住呼吸的惊艳效果(害我暂停好几次……好吧我承认我花痴>.<……不过谁看过没有暂停冲动的来告诉我……)。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角色一句话都没有,所以一旦演不好就成了纯粹恶心宦官,不像Hephaistion毕竟还有好多话、还有战斗镜头什么的可以弥补演员过于gay的表现;而上面所提到的那些Bagoas的心境,完全是在那双温柔、关切却从没有过份期待的眼睛里体现出来,实在是很赞的。


继续稍微提一下Roxana吧,真实历史上亚历山大到底怎么选出了第一位没有政治背景的异族妻子大概无人知晓了,如果按照电影中的说法,大半是出于民族政策的政治考虑(这倒也是事实上亚历山大民族政策上可书的一笔,查了下大英百科,不仅他自己,Hephaistion也娶了个异族老婆),感情上么,也许只有一点点,因为在她身上依稀看到了记忆深处那个温柔甜蜜的母亲的影子吧。不过Olive Stone先生实在是把这位异族皇后贬得够呛呀,外貌气质性情无一可取;从台词上看这位女子大概还应该稍有点spirit才是,无奈演员……大概只有身材还勉强过得去了吧……

好了,那么总结一下,亚历山大严重的illusion of love,或者说他理想的爱情,大概就是Hephaistion的坚强默契、Bagoas的温柔包容以及年幼记忆中那个温柔甜美的母亲的幻影的综合体吧。

******

既是导演也是编剧的Olive Stone,还是写了个不错的故事的,毕竟伟人一生可书的太多,有重点的就可以了。如果空泛的大段演说再精简些,个别段落之间的联系再自然些就更好了。

不过作为导演我觉得在挑演员上实在是失败。老实说最后的感触之类基本是揣测着编剧大人的意思像看小说似的脑内补完……主演亚历山大的老兄实在看不太出英雄的气概来,还不如少年亚历山大的那个小弟弟。除了没露什么面的波斯男孩,只有个别还说得过去:安吉利娜.朱莉算演出那个女巫的味道来了;克雷塔斯也颇有忠诚耿直血性的悲剧男子气概。

音乐和画面都是不错的,好歹配得上史诗片的名头。光冲着人家剧组爬高山下沙漠、再现埃及胜景、Ishtar门的精神怎么也要看一看。后希腊时代的典雅精致,以及神秘的中东风情,明丽的画面赏心悦目,再次称赞。

据说当年这片在北美票房很惨而且恶评如潮,这叫我不太能够理解;虽说演员是差劲了点,公然说人家伟人homo好像也有点大不敬的味道,但至少导演还是比较动脑子的,至少比起那个《Troy》好太多了呀!按我说至少还是值得再看一遍的(冗长部分快进的话)。又据说在欧洲反而比美国票房高,看来果然审美水平还是有差别呀,我就不多评价了……

2007-08-07

关于牛津

昨天花十三块淘到了觊觎已久的《牛津的历史和文化》,彼得•扎格尔(德)著。写得非常有意思,一千多年来睥睨天下的精英意识与Old boys 玩世不恭的冷幽默,娓娓道来。并非是要写成罗列建筑或艺术馆藏的旅游指南,也不仅是王尔德、托尔金等等名人逸事集——虽然都有提及;随便摘几个片断就知道了。


——威廉•巴克兰(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先驱、基督教堂学院大教堂的堂长):……在基督教堂学院的房子里生活着巴克兰的家庭、蛇、猫头鹰、雪貂和鬣狗。由于这位学者永不餍足的好奇心,饭桌上有时会有犀牛酱、烤豹排或鼹鼠肉。牛津的大学教育也让他的儿子,自然科学家弗兰克•巴克兰,受益匪浅。弗兰克养了一头温驯的熊(-_______-),它头戴帽子身穿学袍陪他出席晚会……

——詹姆斯•默里男爵(最早编著名的《牛津英语词典》的那个):他在牛津大学的自家花园的一间铁皮棚里生活了将近30年,置身于数百万张纸条的包围中……他最能干的助手是一位谋杀犯——米诺尔博士,一位精神变态者,也是一个热爱单词的人。整整20年,米诺尔一直坚持从布洛德摩尔的监狱和疯人院里将发现的新单词寄给默里。

——本杰明•乔伊特:柏拉图作品的翻译者,巴利奥尔学院院长,牛津大学的狂妄自大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成功伦理学的象征。“我先说,我叫乔伊特。不存在知识,而我知道这一点。我是本院院长。凡我不知道的皆非知识。”(大学嘲讽诗,1881年)……他在致佛罗伦萨•南丁格尔的信中写道:“我想通过我的学生统治这个世界。”无论如何,有4名巴利奥尔学院的毕业生成了首相,而1945年后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首任秘书长尤利安•赫胥黎男爵,就是一位巴利奥尔毕业生。……在格拉斯戈夫的一次报告之后,一位苏格兰教授对乔伊特讲:“我但愿你们牛津人不会以为我们恨你们。”乔伊特回敬道:“我们根本不去考虑你们。”

关于历史大概最为悠久的大学死对头牛津剑桥之间的“文争武斗”,书里也有很有趣的描述,相比之下MIT vs Caltech,或是咱T大 vs P大实在算是小巫见大巫。“毕业生信奉哪个教派,只消看看他是牛津还是剑桥的学位头衔就知道了:博士头衔在牛津叫做D.Phil.,在剑桥叫做Ph.D.。这是微不足道的学院小事吗?才不是呢,这是人们一直精心维护的最基本差别。牛津奖百科全书写成带字母a的Encyclopaedia,剑桥写成不带a的Encyclopedia。我们也不应该讲牛津的Magdalen学院和剑桥的Magdalene学院弄混,不应将牛津的女王学院Queen’s和剑桥的女王学院Queens’ 弄混:有两位女王参加过剑桥的建院仪式,在牛津只有一位……”不过在成为狂热教徒之前容我小声嘀咕一句:给英语学习者们造成困扰是不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