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2-24

气氛诡异的圣诞前夜……

清冷的空气里飘着淡薄的雾气,一轮苍白的圆月悬在哥特式教堂的塔尖,远远传来街头艺人急促的鼓点……

1。看到这个圆月加风信鸡马上想起Vampire Hunter D (2001)的开场,太像了!! 相机和个人水平都很有限,只能抓到这么个影子orz
2。尖顶加月亮,嗯,还是D里的场景
3。空无一人(艾,那偶是啥?那个,修辞,修辞)的中世纪学院,紧锁的大门
其实我只想难得想去一下门口的图书馆,结果发现关门了于是被神似D里的气氛吸引开始无聊乱拍……

2007-12-22

Debut of tomorrow's star chef!


本大人今天起开始下厨!(其实是因为今天起圣诞假期,所有食堂都关门大吉了orz)


华丽简洁的菜单:

Salmon + Vegetable stir


真是美味啊!!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到我竟然这么有天赋(砖头飞来:那是人家鱼长得好!)~~本来有两块鱼,所以打算作两顿、每顿分量如图,结果理智在美味的诱惑下甘拜下风,通通消灭了-___-


口说无凭,有图为证。


2007-12-13

70th anniversary of Nanjing Massacre

One of the most cruel crimes committed in history, 70 years ago.

We don't inherit hatred from history, but vigilance.

http://www.nj1937.org/english/default.asp

2007-12-12

Nature: Physics and astronomy research face "catastrophic" cuts

"UK government plans to scrap future collider and slash astronomy grants....

"The plan will end Britain’s investment in the International Linear Collider (ILC)...

靠,第一次出门开组会就听到这种消息……亏小布什因为砍科研经费打仗天天挨骂,这帮uk政治家也脑子进水了?!这年头作科研真tm没安全感了。抱歉粗口了,不过刚刚开始了解自己未来三年要干啥的时候忽然跳出来群管帐的望天说抱歉赤字了然后大笔一挥请您干点别的去吧……搞什么呢……我反正新生大不了转个组,这帮实验室为家的老板师兄们心里什么个滋味?!

前几天就闹得鸡飞狗跳的Gemini Telescope撤资又有下文,总算让步说继续保持两台望远镜中一台。靠,国有企业也没这样说关门就关门的萨,批项目的时候干什么去了?与其搞得天翻地覆再来让步早点干吗不谨慎点?

说实话现在对于这个情况具体严重程度也没什么概念,大概还希望老板们据理争一争最终以虚惊一场的闹剧收场……请让我顺顺当当念完我的D.Phil吧……

2007-11-28

最近的生活

上课归来的正常活动:算一晚路径积分要不就是XX群,直至满脑浆糊为止;逛一圈bi然后以新田克佑/木原音濑作品一篇作一天的完美终结(看着木原笔下的小受们闹别扭真有趣!我的趣味咋越来越低级……)

去New College(虽然叫这个名字其实是最老的学院之一)的中世纪教堂听莫扎特安魂曲(说实话效果一般,大概是听惯了录音的缘故,但是关键是比莫扎特老得多、狭窄昏暗高耸的哥特教堂本身,在这中世纪的城堡里,你还能期待什么);

在又小又破的电影院看了The motorcycle's diary,年轻的切.格瓦拉和友人骑摩托横穿南美大陆的故事,有点粗糙但充满生气的片子,很棒;

Clarendon的酒会,自然博物馆。举着香槟在恐龙骨架和珍稀矿石之间聊天还真有趣……另外很久没有喝到微醺,感觉真好……

2007-11-10

X-Japan

我知道我的品味永远落后时代至少以decade计,但是还是要说,还是很不错的呀~

兴趣源于一帮x-fan们描绘的这支乐队死去活来的历史,还有那个被由贵当原型画过无数次、一生华丽短暂的Hide。耳朵是诚实的,至少从几支代表作中间,我没有听出视觉系外表的华丽张扬,倒是只有温暖有点悲伤的优美旋律,有时有些激昂但还是带点悲伤的旋律。虽说总觉得有点悲伤的感觉,但是不知道是不是东方民族天性使然,还不至于像诸多乐评说得那么撕心裂肺,是可以在看书时一直循环播放的类型。

从Art of life里面,忽然找到一点点Beyond的感觉。

2007-11-07

钱包的敌人

不是楼下香气四溢、某先辈声称有牛津最好Espresso的咖啡店,而是街角里某个叫做旧书店的存在……拎着装满旧书沉沉的Oxfam的塑料袋好像有点像Oxian geek的样子……

我的书们字典们终于飘洋过海来到我身边了,撒花~~~~(同时汗天朝邮政这个效率)果然用惯的书就像穿惯的衣服,总是无可替代的呀:)

2007-11-02

冷笑话一则

The contour integral of Europe is zero...
...because there is no pole.

高量课上印度老师冷不丁冒了一句,大家都冻住了……

2007-10-22

Ashmolean Museum 及庆祝法拉利Kimi夺冠

首先热烈庆祝Kimi这么多年郁闷终于熬出头!虽然在这场比赛之前我还固执的认为这纯粹只是理论上的可能性而已

法拉利算是今年最大赢家,可喜可贺

小hamilton同学虽然有点可惜但这样的处子秀已然完美,而且有车队的支持,明年再来!

马萨同学在老家得了杆位和第二也算为家乡人民争了面子~

大饼脸你就郁闷去吧!!没人品就是这个报应!!!车队忍气吞声让你开完就谢天谢地了

===========================================================

继上上周探究了自然博物馆后今天又去逛了Ashmolean Museum。这就是比较标准的西方博物馆的样子,从古希腊罗马到近现代的雕塑、绘画、工艺品等等,也有少量东方馆藏。最近有个中国版画展,主要还是建国后到近几年的作品。同去的是学classics/linguistics的西班牙mm,所以可以有不少背景介绍、讨论,很有意思。

最喜欢的还是进门左手的古典雕塑长廊,从沉思的西塞罗,到娴雅的罗马少妇,坚硬的大理石传达的却是勃勃的生气。

看到斯特拉底瓦里的琴,很美的线条。

银器展区有一架wine label,非常精美,温柔的藤和叶,简洁的字样。

东方展区的一座日本雕塑hawk on the perch,有很特殊的气质,木架上栖鹰机警的眼神,微张的利爪,仿佛随时要刺入云端而去,安静却充满张力。

绘画部分没来及细看,但是有幅很有趣,描绘的是大约十九世纪的牛津高街上的街景。加上几个红绿灯和店招牌完全就是今天的样子,包括街上穿着黑袍的学者。所以,这真是个容易让人忘记时代感的地方。

================================================================

今天窗外是一个非洲乐队,有奇怪的打击乐和和声,但非常非常好听。

2007-10-01

庆祝国庆,顺便贴旧文

收到热血青年phoenix的邮件发现,忽略时差问题,现在已经是国庆节了。祝我们伟大祖国58岁生日快乐:)

那么正好贴篇相关的不久前的作文好了~

《国史大纲》引论以及爱国主义

当初头脑一热把这套书搬回来倒不全是冲着钱穆先生的名气,而是扉页上的“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
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以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 二、所谓对其本国以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随附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

看到“温情与敬意”,忽然有点震撼。第一条的话,且不论历史课的内容还记得多少,至少这个信念是有的;然而第二条,仿佛突然被说到痛处。不悦于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约略地把世界史当成近代革命史的写法,这几年来的选修课也好闲来翻书也罢,总是注视着希腊的光荣,罗马的伟大,中世纪的庄严,文艺复兴的激情,以至于临毕业时被605A的zt们评价为中国传统文化素养欠佳。这个评价权且不论,这种“对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够么?自从看到这句话后心里一直隐隐不安,所以好像负着什么责任似的,把这套讲义搬回家来。

大半个下午,只读了引论,不是文字艰涩,而是心情太激动,边读边批,时而反复。当初对这样的中国通史总有点成见,觉得多半是讲经一般看与己无关的朝代更迭、帝王将相,再不然即是中学教科书里的把历史事件与名词往“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万能公式里硬套。而这不短的引言之中,字里行间都显出了钱穆先生立足于现实(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立足于世界的目光。通过比较当时中国史学的不同派别,指出“惟藉过去乃可认识现在,亦惟对现在有真实之认识,乃能对现在有真实之改进。故所贵于历史智识者,又不仅于鉴古而知今,乃将为未来精神尽其一部分孕育与向导之责也。”又通过给音乐家和运动员写传记的不同,比喻中国和西方历史有着不同的特点,自然也有不同的侧重,并且从地理特点、政治形式、学术思想等多个角度具体阐释了这些不同,以事实驳斥了所谓的民族虚无主义。

我尤为感兴趣的地方是,站在今天看已经成为历史的先生谈历史。钱穆先生成书已经是近七十年前;然而他所提到的某些观点,今天看仍是相当开放、现代,或者说尚未深入人心;他所指出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虽然可以体会在当时的语境下有当时的意思,在今天又自有今天值得思考的地方。

最感到心有戚戚焉的地方,是钱穆先生关于爱国的论述。这恐怕是因为自己在此也有好长的思考。

话说自己其实从小也是按一个正常中国小孩子的模式长大起来的,从幼儿园起学的课文就是“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人民勤劳勇敢、先辈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抛头颅洒热血”,也背过唐诗宋词练过颜筋柳骨,也经历过港澳回归唱过东方之珠,也积极分子第一批入团高一就交了入党申请书,至少到十六岁为止说标准的又红又专应该不过分。

然后就是到资本主义世界稍微呆了一小会儿。虽说随着改革开放深化吧,西风东渐是正常的,也许没有那一年思想也总会慢慢变化成长,但是对于十六岁,一直在一套价值体系下面培养出来并且对这套体系深信不疑的少年来说,忽然发现还有完全平行的公理体系的存在,无疑是件震撼的事情。这倒不是说从此就弃明投暗什么的了,毕竟价值观到了成人还想改不太容易,但至少希望通过比较,以及理性,找出自己这套价值观中合理的地方。比较,是对彼方的认识了解;而理性,是对自身的内省(这就好像为什么十二三世纪理性主义抬头的时候,经院哲学也恰恰达到高峰一样)。

比如爱国主义就是我们生存的这套体系里的最重要命题之一。在传统的以及今天的中国,或者至少在我曾经的价值体系里,这就是一个公理。不过不久前在“政治指南针”的小测试里做到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认为自己的国家/民族优于其他国家/民族?我毫不犹豫地选了NO,心想这不纯粹纳粹主义论调么,如果不加任何前提条件的话。但是仔细想一想,冒了点冷汗:对还不太懂事的小孩子就像1+1=2一样地灌输所谓“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勤劳勇敢”,而把世界史只用一两册记一记近代革命强化一下生产力-〉生产关系公式,客观上不就造成了我们最伟大,所以应该自豪的印象么?客观上还有个印象,即爱国=爱中国,那么就是说人家小国寡民的地方,没多少历史的地方,就没什么可自豪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爱国主义就是民族自大了?当然这番言论会有被批判故意曲解的危险,但是注意,我并不是说我们从小受到的教育是谎言,但小孩子并不会自问:这是否只是部分的真实?

前几天家里亲戚小聚,算是给我饯行,席间大家开玩笑谈到本人终身大事问题,于是有提议说,找个白人可以,黑人是万万不行的。顿时觉得心惊,前一分钟还都在为在欧美的华人受歧视在大感不平,为什么马上就站到了另一边?!辉煌到衰落的历史、高速发展然而终究只是“发展中”的现状,由教育里得到的自豪和由于事实产生的自卑的结合,所谓爱国主义,不应当是这样一种不理性的感情吧。爱国与平等、宽容、国际主义不应该相悖吧。

闲来无事的时候也算学了那么几门外语,虽说都很半吊子,但在这样一个过程中间,由语言了解文化,继而越来越有兴趣,以至于爱屋及乌,渐渐喜欢上那些国家的点点滴滴。有时候也自然会想,如果我生长在那里,也会爱这个国家的。这个想法常常绕回这个问题上来:我们为什么爱国呢?因为地大物博……吗?不,这是本末倒置了,我们固然爱祖国的光荣,但如果没有这些光荣难道就不爱了吗?爱国不是那么势利的。因为我们民族的血液生来就是高贵的吗?不,我们同其他的民族是平等的地球公民,虽然各有特色,但绝没有谁比谁更高贵,爱国主义不是纳粹主义。那么为什么?于是回到学外语:这才学了几天,有了一点点了解,这就喜欢上一种文化,那么中国的文化,从此生第一次睁开双眼便熏陶渐染,方块字的优雅微妙,元宵端午中秋甜食的味道,早已经深入骨髓了,就是因为了解,熟悉,形成了一生的习惯,这才是爱国的根本吧。我们爱的,是我们生长于其中的文化。忽然想起那个在乌衣巷里玩着流觞曲水,遥想着晋代风流的夜晚,钱穆先生说到的“温情与敬意”,其实是如此习惯以至于察觉不到了吧。

于是,我在这篇引论里找到了最精当的注解:“惟知之深,故爱之切。”

走马观图书馆

牛津的图书馆号称最大的大学图书馆,除了你能想象到的各种奇怪的古代卷轴,17世纪以来英国出版的每一本书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起始时间不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每一本)。

这并非说你可以钻进一栋房子然后就找到任何想看的书;这是个有好多分馆组成的庞大体系,每个分馆又有各式各样古怪的规矩,所以对某些新来的土人说,在某种程度上大概还不如T大的图书馆方便:作业写累了直接下楼就可以找小说或者上楼看杂志,末了抱着一堆专业书及闲书回宿舍。所以这个周末挣扎了一下少宅半天,专门去逛逛。

最大最有名的是Bodleian,中央是个大方庭,楼顶布满尖塔,本身已经是个一号旅游景点。狭小的门口,上面拉丁文写着“神学”、“哲学”、“音乐”之类,应该是初建时的藏书分类。实际上现在也差不多,只有神学、古典文学、历史、语言类。古代的时候书都用链子拴着,现在虽然没链子了还是不可以借出。作为这一遗憾的补偿,这里的阅览室简直无可挑剔,除了你可能需要的所有硬件要求得到满足,一抬头就可以透过带镶嵌画的巨大玻璃窗看见楼顶尖塔上的天使塑像以及开阔的天空。收藏古代珍贵卷轴、抄本的房间我只伸头看了一眼,非常昏暗,保护的关系吧。

Bod对面的Radcliffe,也就是几乎每张牛津风景明信片都有的一个圆顶房子,正好周末有个什么仪式不开放。从外面只能看见狭长繁复的落地窗透出吊灯温暖的光,抑扬的钟声长久不息。

科学博物馆貌似就在从学院到系里的路上,亏我这土人路过几次一直以为那栋气派的老房子又是哪个有钱学院……所以还没进去过……

大多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不过一般不对外开放。本院的小图书馆就在本人宿舍出门50米,24小时自助式开放。很小,但是按学院说法,本科生常用的差不多还是有的。(其实可以想象这平静的一句话后面隐藏着我多么激动的心情呀(>.<)V……)晚上闲逛了一下下,坐在梯子上看到满满两架子的希腊古代史我基本没有语言了…… 下午小茶会上,一位未来作家的帅哥说要可以活三百年,先花上一百年坐在Bod里面看个够;我说这一百年看完估计你觉得还得再要二百年。虽说也就一笑,但是真的呼吸着Bod里的空气,任谁都会有这样的冲动吧。

2007-08-24

"The Persian Boy" & "The Legend of Galatic Heros"

我这几天逢人便宣传说《亚历山大》是部很不错的电影,发现没有响应;于是我反省大概是因为当时自己刚补完长长十卷的银英,心情还起伏感慨着没有恢复过来,结果又来了部史诗,以至于怀疑田中先生写书的时候是不是想着亚历山大和Hephaistion然后就写下了莱因哈特和吉尔菲埃斯,于是激动到一块儿去了。

然而反省不妨碍我继续中邪,想起Bagoas那个哀怨的小眼神就google了一下(好吧,我承认我腐),发现了这部《The Persian Boy》,Mary Renault的亚历山大三部曲之一,基于历史的小说,以Bagoas的视角写了亚历山大的远征直到去世的最辉煌的半生。

宅了几天终于啃完,非常精彩,至少比起电影来;毕竟这个短短33年里做了多少帝王或者枭雄几辈子也成不了的功业(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大概也只有成吉思汗了吧)压成一本书已经很勉强,还要把他写得既像个人又非常人(这是书评),还要有动人的感情把干枯的事实连缀起来,起码需要这么本书的篇幅——一部电影两个多小时还得花一半时间在秀特效上,想把故事讲深讲透还是很难的(至少对我们这样没有同样文化背景的观众来说要领会导演的意图是很难的)。

这本书属于越看越引人入胜的那种。前面有大约三分之一的篇幅讲述了Bagoas的悲惨身世、如何得宠于大流士并随之一路逃亡,真正精彩的是他来到亚历山大身边后,追随着亚历山大征服波斯、讨伐蛮族、进军印度,经历战乱、沙漠行军、老兵叛变,一直陪伴亚历山大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尤其是后一半,进军印度开始到回到巴比伦的部分,电影里除了战场特效之外基本都一句带过,看完新鲜后回想起来只觉得这件和那件事情之间好像没什么联系,然而书里就显得比较自然流畅,对着地图仿佛可以清楚地看着那支大军移动的方向,那些古怪的地名也在一山一石的描写里、弹弓和弯刀的厮杀里鲜活起来。

小说是从Bagoas的角度写的,也就是从一个侍臣以及恋人的角度(在这里同人女的好奇心理可以得到极大的满足,嗯)。西方人么,对爱情的表达方式有时还是有些过于直白,我相信即使在当时的波斯应该也会更含蓄;然而无论如何,不论是Bagoas对亚历山大,还是亚历山大对自己的梦想、对自己的爱人们的感情描写,都十分感人。网上也看到有人翻译,首先得对该大人致敬(同人女精神万岁……),因为这部书语言还是挺晦涩的,即使口语很多——不知道是因为这位英国作家的牛津特色(为偶自己的未来捏把汗……),还是刻意带点后希腊时代的古风——总之开始看得很慢,个别字句参考了译文才恍然小悟。不过论坛上贴的译文少了不少段落,尤其是没有Bagoas出场的部分。这样对同人文来说是无所谓,但是毕竟少了历史的主线,就好像没有宏大的底稿,精美的花边也就有点流于细碎了。所以有兴趣的,强烈推荐读读原文~(其实如果有人看我倒真愿意翻出来呢>.<)

现在让我推荐我一定把The Persian Boy置于银英之前,毕竟前者所基于的、给我这样庸人震撼的是真实的历史,是可以在现在的世界地图上慢慢对照起来的一个个地点;不过不能否认后者这样的经典毕竟还是经典。按照小唐的话,这是给少年时候的男孩子们一点梦想的故事;所以我想,要是我在少年的时候看到这个故事就好了,大概会体会到更多的感动吧。开始要补上这古老物,纯粹只因为盐大在银英动画里配了从头到尾也没说多少话的奥贝斯坦(当然那年代的声优基本都在里面献过声)。这个故事最成功的大概就是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无论他们的主张如何,性格也许严肃也许随和,但都有叫人欣赏的地方。活宝们在杨威利周围插科打诨看着很开心;大概是第八卷的样子,看到罗严塔尔兵变、帝国双璧沙场对决的时候,真是相当的纠结呢。再有句题外话,田中芳树真是很能写,光这一部正传加外传就十六本之多,其他的架空历史、历史、侦探、奇幻等等系列也不少,像凤翔万里、中国武将传之类中国历史为基础的作品,仅仅是考据的功课就很艰巨吧。敬业精神真是值得敬佩呢。

2007-08-15

Alexander

2004年的一部电影,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的一生。我对这段历史实在没什么了解,只好就事论事。

电影的前半部分讲了幼年和少年时的亚历山大成长,以及他击败大流士征服波斯成为万邦之王的最辉煌的历程;后半段则讲述了他继续向东方征战,却经历自然环境、与蛮族的战争、军心渐渐背离等种种残酷试炼,终于在险些战死沙场后回到巴比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在那里走向尽头。

Eagle & snake

影片里两个象征性的形象时时出现,一是鹰,一是蛇。

雄鹰是亚历山大自身的象征,是他征服世界的雄心,是睥睨群山、沙漠与大洋的梦想,是傲然接受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人民仰视与爱戴的王者之风,是超越父亲Philip、直追神话英雄们如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和普罗米修斯的气魄。雄鹰起飞于驯服爱马的故乡马其顿草原,展翅盘旋在对阵大流士的Gaugamela平原,在Hindu Kush的高峰上,亚历山大也轻轻地自问:Where has our eagle gone? 说实话,关于亚历山大的政治理想,影片里面多多少少掺杂了典型的美国式的自由主义、种族平等之类的自大的说教。确如影片里面描绘,亚历山大力排众议娶异族女子为后,接受马其顿军人们的波斯混血儿子进入自己的队伍,在其民族政策上有着相当开明的一面,但把他描述成希腊文明的传教士显然是不恰当的,相形之下他更接近一个探险家:亚里士多德的地理课上,小小的心灵里面大概就埋下了一个梦想,那就是到达导师所指示的世界之尽头,并将其纳入自己为名的版图之下。

如果说那只雄鹰是大帝心中最灿烂光明的一面,那么蛇就是沉重的另一面,一种叫做“恐惧”的、亚历山大一生都在斗争的敌人。种下这颗种子的主要是妖艳而野心勃勃的女巫般的母亲Olympias,而父亲PhilipII 亦有不能推卸的责任。Olympias出身于Epirus不是马其顿贵族出身,所以大概不太受Philip II的亲睐,怀着报复的心理,一心要把儿子扶上最高的宝座,让亚历山大大帝成为历史上最光辉最鼓舞人心的名字,甚至不惜自己作这光明之下的阴影。Olympias一边逗弄着蟒蛇,一边微笑着说,人和它们一样,爱再久也会背叛——这也许就是在亚历山大幼小的心灵里投下的第一道咒符;而Philip举着火把讲述岩画上那些有着不朽和光荣的名字的英雄们所承受的痛苦,则把伴随着光荣的阴影深深的镌刻在了亚历山大的心里。而事实上,短暂的一生里虽然没有经历过战场上的失败,他却一一体会到了神话英雄们所承受的苦痛,恐惧永远撕扯着他的心,稍一倦怠便要侵蚀他无边的勇气:

——父亲遭暗杀登上王座,面对母亲安然甚至得意的神情,不得不照着母亲的剧本铲除异己的亚历山大,或许可以体会到俄狄浦斯刺瞎双目时的心情;

——Philotas的暗杀行动,虽然不成功,却使亚历山大心中叫做信任的一座城墙产生了裂纹,母亲在幼年所下的咒符揭开了封印;

——与Craterus产生冲突、暴怒中刺死了这自父亲征战的时代最忠实可靠的男人;在印度雨林中经历与死神擦身而过的激战,此时的亚历山大身心俱疲,大约他已经体会到赫拉克勒斯一般的光荣与伟大也无法战胜的怒气和死亡;

——至于失去最亲密的战友及爱人Hephaistion,自己最终也被设计在病榻弥留之时,亚历山大的眼中只有一只鹰,不过那应该不是飞越地中海、Gaugamela与Hindu Kash的雄鹰,而是每日啄食普罗米修斯肝脏的那只,命运之无情的鹰。

这两个象征在Olympias得到儿子死讯时得到了最清楚的阐释:鹰抓住蛇高飞而来,松开利爪毒蛇坠地的一刻,雄鹰也因蛇毒发作而支持不住健美的身躯跌落下来。

Illusion of love

影片以亚历山大军的将军、后来埃及的统治者托勒密晚年追忆为线索。托勒密转述了这样一段话:I remember the remark of Bagoas once that love illuded Alexander as much, if not more, as finding end of the world…这段话,包括片中的亚历山大的感情故事,估计有导演编剧自由发挥的成分在里面,据说也因此得了当时评论界的一片批评。我倒觉得还是挺不错的故事,至于有多少正史野史支持以后再慢慢考证好了,就电影论电影吧。

其实仅就这部电影看嘛,亚历山大的爱情故事倒没多少幻影可言哪,简单概括就是Hephaistion、Bogoas和Roxana。

亚历山大心中最爱的无疑是Hephaistion。说是柏拉图式的也好,说是超越爱情的友谊也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说法——或者导演大人借亚里士多德之口:…when men lie together and knowledge and virtue are passed between them, that is pure and excellent; when they compete to bring out the good, the best in each other, that is the love between men that can build us city state and lift us from our frogpond…那个将亚历山大当作太阳一般敬爱的男子,与主君把酒共话巴比伦的未来和王国的未来,含着泪微笑着祝福爱人有幸福的婚姻和伟大的子嗣,在战场上永远追随着英雄浴血奋斗,也因此成为亚历山大唯一信任与深爱的人。Hephaistion之于亚历山大,如同一点烛光,点亮和温暖了因为恐惧、疲惫而晦暗的心灵;远征回到巴比伦后,这盏灯熄灭了,亚历山大随之而去也就不完全是个偶然了。

不过饰演Hephaistion的演员不能令人满意。我对此人第一印象是磕了药的摇滚歌手,这倒没什么;亚历山大婚礼后,他满含深情的那个眼神我承认很不错;但是,总的来说——太gay了吧!!!(虽说本来演的就是gay…)Hephaistion决不是个扭扭捏捏的男子呀,战场上也好,战场外也罢,他应当有着和亚历山大一样敏捷有力的身手,一样坚定果敢的语调才是啊!

再说Bagoas(终于说到Bagoas了~),美艳的波斯男孩,自从亚历山大攻占巴比伦后就一直默默地跟在他身后,半垂着头,从没开口说过什么(唯一一句还是托勒密转述),有些幽怨的温柔眼神却从没离开过这位英雄,一直到英雄临终的那一刻。据说有部小说里,在亚历山大死后他说:“我之所以没有自杀是因为我知道,在冥河对岸等着他的是谁”。即便是虚构,但是这份明知自己在那个太阳一般的男子的世界里没有自己的位置,仍然用温柔默默守候的心情,还是感到的。Bagoas之于亚历山大,好像一个枕头,唯一可以不用考虑政治、军事、阴谋、整个帝国的责任,安心休憩的地方。枕头和烛光的比喻,在亚历山大狂怒之下杀了克雷塔斯之后最明白不过了,为悔恨自责所侵蚀的国王,在Bagoas怀里痛哭之后,终于还是在Hephaistion的鼓励下,继续踏上征程。在Hindu Kush山颠,亚历山大自嘲地对托勒密说,女人让男人有家的感觉,我却感觉不到。这一方面当然是头疼老妈老婆,另一方面,没有说出来的,即使有,也许只因为那个他敢于当众亲吻的波斯男孩罢。

饰演Bagoas的演员(Francisco Bosch,据说是中国和西班牙混血,本业是跳舞的)我觉得算是所有人物里面最大的亮点了。一共出场时间加起来也没几分钟,一句台词也没有,但是几乎每个镜头都是让人屏住呼吸的惊艳效果(害我暂停好几次……好吧我承认我花痴>.<……不过谁看过没有暂停冲动的来告诉我……)。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角色一句话都没有,所以一旦演不好就成了纯粹恶心宦官,不像Hephaistion毕竟还有好多话、还有战斗镜头什么的可以弥补演员过于gay的表现;而上面所提到的那些Bagoas的心境,完全是在那双温柔、关切却从没有过份期待的眼睛里体现出来,实在是很赞的。


继续稍微提一下Roxana吧,真实历史上亚历山大到底怎么选出了第一位没有政治背景的异族妻子大概无人知晓了,如果按照电影中的说法,大半是出于民族政策的政治考虑(这倒也是事实上亚历山大民族政策上可书的一笔,查了下大英百科,不仅他自己,Hephaistion也娶了个异族老婆),感情上么,也许只有一点点,因为在她身上依稀看到了记忆深处那个温柔甜蜜的母亲的影子吧。不过Olive Stone先生实在是把这位异族皇后贬得够呛呀,外貌气质性情无一可取;从台词上看这位女子大概还应该稍有点spirit才是,无奈演员……大概只有身材还勉强过得去了吧……

好了,那么总结一下,亚历山大严重的illusion of love,或者说他理想的爱情,大概就是Hephaistion的坚强默契、Bagoas的温柔包容以及年幼记忆中那个温柔甜美的母亲的幻影的综合体吧。

******

既是导演也是编剧的Olive Stone,还是写了个不错的故事的,毕竟伟人一生可书的太多,有重点的就可以了。如果空泛的大段演说再精简些,个别段落之间的联系再自然些就更好了。

不过作为导演我觉得在挑演员上实在是失败。老实说最后的感触之类基本是揣测着编剧大人的意思像看小说似的脑内补完……主演亚历山大的老兄实在看不太出英雄的气概来,还不如少年亚历山大的那个小弟弟。除了没露什么面的波斯男孩,只有个别还说得过去:安吉利娜.朱莉算演出那个女巫的味道来了;克雷塔斯也颇有忠诚耿直血性的悲剧男子气概。

音乐和画面都是不错的,好歹配得上史诗片的名头。光冲着人家剧组爬高山下沙漠、再现埃及胜景、Ishtar门的精神怎么也要看一看。后希腊时代的典雅精致,以及神秘的中东风情,明丽的画面赏心悦目,再次称赞。

据说当年这片在北美票房很惨而且恶评如潮,这叫我不太能够理解;虽说演员是差劲了点,公然说人家伟人homo好像也有点大不敬的味道,但至少导演还是比较动脑子的,至少比起那个《Troy》好太多了呀!按我说至少还是值得再看一遍的(冗长部分快进的话)。又据说在欧洲反而比美国票房高,看来果然审美水平还是有差别呀,我就不多评价了……

2007-08-07

关于牛津

昨天花十三块淘到了觊觎已久的《牛津的历史和文化》,彼得•扎格尔(德)著。写得非常有意思,一千多年来睥睨天下的精英意识与Old boys 玩世不恭的冷幽默,娓娓道来。并非是要写成罗列建筑或艺术馆藏的旅游指南,也不仅是王尔德、托尔金等等名人逸事集——虽然都有提及;随便摘几个片断就知道了。


——威廉•巴克兰(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先驱、基督教堂学院大教堂的堂长):……在基督教堂学院的房子里生活着巴克兰的家庭、蛇、猫头鹰、雪貂和鬣狗。由于这位学者永不餍足的好奇心,饭桌上有时会有犀牛酱、烤豹排或鼹鼠肉。牛津的大学教育也让他的儿子,自然科学家弗兰克•巴克兰,受益匪浅。弗兰克养了一头温驯的熊(-_______-),它头戴帽子身穿学袍陪他出席晚会……

——詹姆斯•默里男爵(最早编著名的《牛津英语词典》的那个):他在牛津大学的自家花园的一间铁皮棚里生活了将近30年,置身于数百万张纸条的包围中……他最能干的助手是一位谋杀犯——米诺尔博士,一位精神变态者,也是一个热爱单词的人。整整20年,米诺尔一直坚持从布洛德摩尔的监狱和疯人院里将发现的新单词寄给默里。

——本杰明•乔伊特:柏拉图作品的翻译者,巴利奥尔学院院长,牛津大学的狂妄自大和维多利亚时代的成功伦理学的象征。“我先说,我叫乔伊特。不存在知识,而我知道这一点。我是本院院长。凡我不知道的皆非知识。”(大学嘲讽诗,1881年)……他在致佛罗伦萨•南丁格尔的信中写道:“我想通过我的学生统治这个世界。”无论如何,有4名巴利奥尔学院的毕业生成了首相,而1945年后的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首任秘书长尤利安•赫胥黎男爵,就是一位巴利奥尔毕业生。……在格拉斯戈夫的一次报告之后,一位苏格兰教授对乔伊特讲:“我但愿你们牛津人不会以为我们恨你们。”乔伊特回敬道:“我们根本不去考虑你们。”

关于历史大概最为悠久的大学死对头牛津剑桥之间的“文争武斗”,书里也有很有趣的描述,相比之下MIT vs Caltech,或是咱T大 vs P大实在算是小巫见大巫。“毕业生信奉哪个教派,只消看看他是牛津还是剑桥的学位头衔就知道了:博士头衔在牛津叫做D.Phil.,在剑桥叫做Ph.D.。这是微不足道的学院小事吗?才不是呢,这是人们一直精心维护的最基本差别。牛津奖百科全书写成带字母a的Encyclopaedia,剑桥写成不带a的Encyclopedia。我们也不应该讲牛津的Magdalen学院和剑桥的Magdalene学院弄混,不应将牛津的女王学院Queen’s和剑桥的女王学院Queens’ 弄混:有两位女王参加过剑桥的建院仪式,在牛津只有一位……”不过在成为狂热教徒之前容我小声嘀咕一句:给英语学习者们造成困扰是不对的……

2007-07-26

迟到的道别





转眼已经回到家里待业快一周了,总觉得欠着一篇道别的文字心里不能安稳.

***

堆在房间里的三箱书两箱衣服杂物迟迟没有清理, 不是懒不懒的问题, 只是打开箱子向外拿第一本书的时候忽然迷惑了, 不知道哪里是它的位置, 它从一开始成为我的所有时就属于zj五号楼某间陋室的一角, 一个完全由我安排打扫清理的角落, 而两个月后它又将立在异国的某间陋室某个书架的一角. 那时候忽然觉得,在这个住了二十年每个角落都留下我痕迹的地方, 我却也成了一个过客.

***

最近几乎每天翻一遍毕业前拍的一大堆相片. 系毕业典礼在下沉草坪上的那些是最喜欢的, 无论是风景还是人, 都干净漂亮到不真实.
--那里面有父母的笑脸, 在那么多默默的支持和放心的放手之后, 这一点写在脸上欣慰也许是他们唯一的报酬.
--那里面有恩师们的笑脸, 我一直诚惶诚恐地觉得, 那笑容里更多的是宽容和期待: 在这里的四年, 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学到了多少, 不是那一点列个方程测个系数的技术细节, 而是看到还有多少的未知, 看到个人的智力精力在浩瀚的自然面前是怎样的微乎其微, 而正是这样, 怎样运用这样微乎其微的智力精力需要慎重的斟酌.
--当然最多的还是年轻的笑颜. 那天领了几个奖, 但那并不是重点, 于我来说鼓励的味道大于奖励; 最让我感动的是起身上台的时候, 身边的弟兄们真诚的翘起拇指, 露出温暖的笑容. 那一刹那我觉得, 这些笑容才是最值得珍重的财富.

***

临毕业的几天, 白天转战在各官僚机构, 夜晚珍惜着和朋友们最后的每分每秒, 每天过着梦游般没日没夜的生活. 最后几天的相聚, 留下的记忆似乎比四年来的大多数时候要鲜活, 也许是因为毕业前的集体爆发, 也许是因为人在夜间就是比较感性吧.

关于离别, 最悲哀的不是永不能相见本身, 也不是思念的煎熬, 而是遗忘. 曾经再真挚,想要永远铭记的情感, 总不免在新的地方,新的人群中,新的压力下,渐渐的褪色,封存. 这是很正常的, 因为每个人总有自己的道路要走, 自己的人生要过, 虽然有过精彩的交汇, 我们总不免是彼此生命里的过客. 只希望也许下个月也许五年十年后再见的时候, 还能一如昨日, 对酒当歌, 畅所欲言, 海阔天空.

我得承认自己就是个在这个方面忘性极大的人, 然而就算这样, 也总有许多的片断很难或者说不愿遗忘.
--比如当年夜晚的下沉广场上的6n罐啤酒;
--比如二十岁生日到来时东操上闪烁的星星;
--比如第一届也是最后一届panda杯应急灯下写满胡言乱语的小便笺纸;
--比如被意外的夜雨困在易初门口广场上看到的黄健翔发飚;
--比如散在紫操的夜风里的村长般的自言自语;
--比如两点的西门鸡翅,烤鱿鱼和北欧神话和西游记的奇妙组合;
--比如在北京的倒数第二夜,悄然落在避风塘外却被怀疑落在通州的细雨;
--比如临行的凌晨,主干道上温暖明亮的街灯;
......

昨天逛书店在旅游指南架上瞥见了北京两个字,心里一紧. 在我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 我已经将心里的一角留在了这个城市. 而看到上面那些"比如"会微笑起来的人们, I left a piece of my heart with you.




2007-06-22

宅一日

昨天终于答辩结束,虽然还有不少课题的后续工作,但理论上来说,现在差不多已经可以毕业了吧。已经有一周或是两周,每天白天瞎忙活什么过去,然后夜深人静开始磕直到天边露出一抹灰亮来。前天已经觉得疲惫得连看东西都快不聚焦了,虽然精神上还是不大正常的亢奋。所以决定,今天彻底宅上一天,恢复一下神智~

听了两张Tiamat的专辑,Prey和Wildhoney。瑞典老牌的哥特金属,真是非常非常的不错。带一点点阴郁和绝望的氛围,很棒的流动着的旋律,难得的可以一直一直听下去的风格。可惜没有找到据说是最经典的一张专辑,嗯,大不了以后去英国找正版去。

由天使介绍听了Keane,开始觉得一般,耐心听完确实也还不错。天使的评价是跟Coldplay差不多,拿把吉他就开始唱,确实有点意思。调子不错,主唱的声音也挺有特点。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常常想起那部叫《乌鸦》的电影。阴郁永远落着雨的底特律的街道,夜幕中高耸肃穆的哥特教堂,曾在暗红的烛光里有过一点点温暖和永远痛苦记忆的狭窄阁楼,遮住因为痛苦和愤怒而扭曲的脸的笑脸面具,唯一一点的亮色是那个有着明眸的小姑娘,哼唱着男主角曾经唱过的“It cannot be raining forever”(或是类似的意思,不记得了)……这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但是作为复仇者的Eric,尽管最后完成了使命,却从一开始就注定更多的血如果能够洗净罪恶和愤怒,也永远平息不了深刻的悲伤。当年李小龙之子李国豪的第一部也是最后一部电影,我找了很久,看完马上就从硬盘里删去,却常常不经意地想起,并不是因为故事本事,无论戏内戏外的,而是因为浸没在暗夜的悲伤和绝望里的气氛,正像耳边Tiamat的音乐。

有人说,乌鸦是哥特电影的代表。我不够了解人们所说的哥特,虽然他们说Lacrimosa,Tiamat都是哥特。他们说,哥特体现的是对死亡的迷恋。我没有从乌鸦里看出来,也没有从Lacrimosa和Tiamat里听出来,我能感受到的,只有明知永恒——生命的永恒,抑或爱——无法实现的失落,以及明知道无法永恒、明知追求的无论是否得到终有一天会失去、仍然歌颂向往那并不存在的天国的执著。也许在音符的流动里,沿着哥特教堂高耸的尖顶向上看去,仿佛真的接近了一些。

此时耳边的女声吟唱着“Carry your cross and I'll carry mine”~~嗯,一日的抱窝生活差不多就到这里吧,明天活动活动筋骨去~~

2007-06-11

错过了一场精彩的比赛

昨晚终于开始写毕业论文,文献翻译一口气到三点敲完,完全忘了加拿大站的比赛。刚看了新闻发现,残念哪!

四次安全车出动,整个天下大乱,有句评论说得好,这时候考验的不是这些车队车手们能否随机应变了,而是是不是还能保持头脑清醒~

真是看点多多:

小汉密尔顿(这小伙还没我大>.<……)终于如愿捧得冠军。论战绩,出道六站每战登上领奖台,这么快又拿了第一个职业分站冠军,前途非常光明啊。第一条F1赛道所在的大不列颠终于可以有除了历史之外新的兴奋点了,我也得计划计划去了伺机找他要个签名什么的;

海菲尔德这样的老同志终于也熬出头混了个亚军,可喜可贺;

佐藤这样的爆缸男居然最后超了阿隆索拿了史上最高积分,也很有趣,希望今后再接再厉;

对于撞车断腿的库比卡表示深切同情,好像已经挺久没见过这么严重的事故了,至少从我开始看比赛至今;

马萨、费斯切拉领黑旗,阿隆索、罗斯伯格被罚停,正如开头引用评论所说,大乱之中已经搞不清状况了吧~~其他几个也就算了,对阿隆索实在没什么同情。话说当年他出道时还是挺看好的(我对新人向来很期待,马萨、汉密尔顿、库比卡都属于关注对象),谁料这厮缺乏对大舒前辈起码的尊重。不是说真的夺了总冠军我们这些舒fan不服,技术确实不错我承认,但场外也一副跟人有仇似的的样子,没事还抨击说人体育道德不行之类之类的,rp不敢恭维。我预言这位以后倒也不至于像这一站这么郁闷,但是成不了像大叔一样的霸主。

其实真说起来,大叔退了之后,一眼看上去这帮人里面也没有很霸主相的了:这西班牙人就懒得谈了,Kimi也不能总是抱怨运气,运气后面还是有实力原因,小汉密尔顿至今表现不错,可以观望一下;但总的来说,群雄逐鹿的混战场面估计还得持续一阵子,这也正是没有大舒可看的我所期待的。

嗯,不懂技术的伪车迷就发感慨到此,还是快缩回去写论文吧。

2007-06-06

你好,清晨

晚上打球,出了一身大汗;回来接着星系团同步辐射,把今天做的理成勉强可以给老板看的样子,就到这个可以听见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的时候了。不熄灯的日子还是很爽的。年轻的时候么,干活呀玩呀,都应该这么酣畅淋漓才好。

2007-06-01

炎都

加贺乙彦,三卷的小说。讲的是二战前后日本一个家族的兴衰,颇有点史诗的感觉,作者也承认,想要写成日本的《布登玻洛克一家》。

从取材上,以现实主义的笔法描写二战时期普通日本人的生活,这本身无论在日本或中国,都应该是值得注意的。我们认知这个邻国的时候,心中总是怀着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是战争带来的创伤和耻辱太深以至永远不可能痊愈;另一方面,尤其在现在,开始认识到勤奋而发达、骨子里却还传承着与我们自己的祖先相似的美学观点的邻邦也有诸多值得羡慕学习。所以我们谈论其中一条时,总装做另一条并不存在,那么,这样一部书,算是提供一个窗口,让我们窥见一个立体的、由一个个与我们有相似感情的个体组成的民族,在历史上特殊的时刻,是怎样生活的。

从故事本身来说,这是很好看的一部书。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好几个非常鲜明的形象,让人在为他们各自的命运牵挂的时候不知不觉地读了下去。这些人物的性格里都有些闪光的东西,也都有各自的弱点,很难说上清楚的爱憎,只会让人觉得同情。主人公利平是个军国主义者,拥护日本的侵略,但一方面,他又是个从穷小子白手起家、念成医学博士、创办自己的医院、作出多项发明的意志坚强的人,尤其是晚年凭借毅力戒毒的一段,对这个执拗的人再反感,到此时也不由会升起一丝敬意。而他的女婿,同样也是穷渔民出身的菊池,则是持有完全不同政治观点的人。作为一个基督教徒,也亲历战场的残酷,他向往和平,厌恶反对侵略战争,虽然没有偏激的革命行动也因为不支持被长期当作政治犯关押;但这样难得的清醒者也有心中的阿喀琉斯之踵:虽然深爱、也极力去信任自己的妻子,最终还是因为猜疑的恶魔离开了她。

如果都是这样的人物,故事的基调难免沉重;好在作者也写到了即使再艰难的时代里也不曾熄灭的爱情,给了暗红的基调一抹亮色。最花笔墨的是利平的大女儿初江和沉醉于法国文学艺术却在战场上断送了青春和梦想的晋助之间的婚外情。这注定是悲剧的爱情,在清淡的紫藤下和悠扬的莫扎特的奏鸣曲中展开,在摧毁一切幸福与梦想的战争中悄然落幕,虽然没有大喜大悲的情节,但令人揪心。

这个故事里面也尝试了多种叙述方式夹杂,有正常的第三人称叙述,也有日记、信件和一般的第一人称,试图从多个方面体现人物的生活和性格。确实起到了效果,不过总还是觉得读起来有点怪怪的,有点生硬。语言很干净,一方面是作者的功力,另一方面估计也要归功于译者的老辣。

其实开始借来这本纯属偶然。在图书馆的架子前闲逛,看到这个名字觉得很酷,拿下来,发现译者的名字和现在日语老师的一样,就借了——后来去求证居然还是老师的远亲。真正读起来,就少了猎奇的心态。说起来,最大的感触还是开头说到的,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从一个认识到战争的残酷罪恶、又通过这样一部作品窥见一点战争发起国的普通民众生活的读者的角度的思考。简言之,就是作为各有生活背景、成长经历的个体,如何冷静地认识到自己与国家、与时代的关系,如何在考验到来的时候,作出比较顺应时代的选择,尤其是在身边集体狂热的情况下。无论纳粹时期的德国、同时的日本,抑或文革中的中国,这都是这种境况的极致。和平而多元化的今天,我们容易对这些已经定论的历史说三道四,但真正需要我们选择的时候,我相信一定还是会有的,但是在哪里?到来的时候,又该做何种选择?我不知道。我能做的,也许只有先走远一些,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价值观念,一些不同的社会和生活在他们中的人们,然后再不断的慢慢反思,尽量的避免无意识地偏见与偏执,也要小心在过多的声音里失掉了自我。


节日快乐~

虽然儿童节已经是很淡漠的记忆了,但不妨怀着赤子之心,开心地过这一天,过每一天~

2007-05-10

塩沢様7年祭

祝天堂里的盐泽兼人先生幸福,微笑

ご冥福をお祈りします

2007-05-06

关于自由的胡话

自由这个东西,是不是就是一个人,兴奋地做什么也罢,安安静静待着也罢;总之一个人,考虑、决定、实践、修正自己的价值,一点一点地变化——也许是进步,也许是倒退,也许变成熟,也许更不切实际——总之,没有别人可以依靠,不可以像只鸵鸟一样由别人来决定自己的什么,即便累起来迷茫起来希望如此也不得。这就是自由吧,以独立为前提的,伴随着孤独的代价,伴随着犯错误的风险,在追求的过程里慢慢体会到它的含义,体会到在这个听起来很迷人的字眼,并不是什么崇高的事情,而仅仅是一种人生态度罢了。

我常想自己总想着这个字眼可能太可笑了,毕竟在今天的时代,因为种族、阶级、性别等等造成的不自由似乎不再存在了,至少对我们大多数人生活的社会而言——我也无意去追究历史与社会赐予今天的我们的自由的极限在哪里;但是就好像有黑暗我们才发觉光明的存在,有束缚才会对自由的期待;对于个体而言,时间、空间、个人的能力都划出了自由的极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直囿于其中并无不意识到什么不足,但万一有一天,因为某些际遇跨稍稍超出了束缚,看到还有更开阔的世界,然后即使重新回到原先看似完美的生活里去也觉得不够了;或者即使跨出了这个束缚,然后意识到现在广阔的世界外面还有更大的天空更多的维度,就越发向往自由的可贵了。

但是必须常常提醒自己,不要把自由当成逃避责任的借口。自由地飞翔的含义,不是蝗虫一样吃厌了一片叶子就拍拍翅膀飞到另一片去;而是脚踏坚实的大地,躬身拾起一片片羽翼粘成一对巨翅、然后恭谦的贴着大地飞翔到远方的代达罗斯——身背着同样羽翼的伊卡洛斯,太想逃离这个大地,最终是要跌落回来的。

总想些虚无缥渺的事情,也许因为曾经经历的和即将要经历的人生的变化(或者猛然发现的这些变化中不曾改变的东西),也许纯粹因为一年来没有好好用功太闲了……

2007-04-23

十渡

固然比不上茫茫戈壁,但是在京郊,这样气势苍凉的山水,也可以称作一处胜地了。

这里的春天似乎来得比城市晚,稀稀落落的矮草灌木不成气候;乱石嶙峋的断崖并不巍峨,但大都因为风蚀,十分陡峭,露出大地真实粗犷的纹理,令人心生敬畏。山崖间常有清清的浅滩,近了可以看见缓缓的流水下圆圆的卵石。浅滩边常有些小林子,种些矮矮的杨柳,青绿的色彩给灰黄的色调里添了耀眼的生气。

夜里的感觉又完全不同。山崖只剩依稀可辨的黑影,浅滩里倒映出远远的高处旅店的灯光,正是这一点点浮动的波光让人觉察出微凉的空气里渗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水气。其他游客带来的烟花,绽放在暗蓝的夜空里;归于平静后,只剩朦胧的弯月和满天的繁星;很遗憾我不认识星座,只能勉强辨出北斗七星,只能确定这里比城市的夜空更明净,只能傻傻的抬头仰望,直到篝火的灰烟让眼泪迷住了眼睛。

————————预示话题转换的分割线———————



总的来说这次班游从审美角度来说是非常不错至少是我觉得最好的一次:)

花絮也是很丰富地:
小黑的烧烤技术令人刮目相看;
进行了整个烧烤准备策划的贤惠的小蒋;
jianwan 就是一手大号水枪一手大幅十字绣的彪悍loli,汗……;
还有xufeng & 冯mm的暧昧片断……(五字班mm知道了一定冲过来砍了这帮xe的学长orz……);
还有彪悍的山野拖鞋男、
wenjing 的竹筏大战之人肉炸弹
(ps:为什么照片上看这位看似忠厚老实的基地组织成员旁边总有不认识的mv呢……)、
见义勇为结果自己连同相机手机悲壮落水的liangdong同学(嗯赞~)、
化身董存瑞拎着大号卫生纸到处骗吃骗喝的程mm、
啊对还有阿黄、周mm、山野拖鞋跑调男、head + 偶的弱小却屡屡险胜的歌曲接龙组合oh yeah~
……

所以说这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一次春游啦。注意是春游,不是别的;head当年“毕业旅行”四个字还没说完差点被全寝pia飞;珍惜大家在一起的每个瞬间,将其化成美好的回忆,这也就足够了吧

2007-04-16

Tous les matins du monde

日出时让悲伤终结

每个音符的消逝,就仿佛亲人的失去……

-先生,你来音乐里寻找什么?
-寻找感动与悲伤

它(古提琴)可以到达人类所有的声音:从少女清亮的歌喉,到老人低哑的嗓音;从亨利四世驰骋沙场的呐喊,到让婴儿入睡的低吟……


这是今天在大礼堂里的一部法国电影。十七世纪,路易十四的宫廷乐师马兰·玛黑回忆他的老师古低音大提琴大师德·圣·哥伦布的故事。1660年爱妻去世后,哥伦布从此把自己,和两个女儿封闭在音乐的世界里;甚至拒绝了皇帝的演奏邀请,在荒草萋萋的小木屋里,面对爱妻的幻影,创作了仅仅为其而作的《伤逝曲》《冥河渡船》等等动人的曲子。他同情十七岁的马兰·玛黑不愿继承父业作鞋匠的痛苦(而非其花哨的演奏技巧)收之为徒。马兰却因为给宫廷演奏与老师关系破裂,最终成为宫廷乐师,甚至抛弃了深爱他玛朵拉——哥伦布的大女儿。然而当他听到玛朵拉的死讯时,深深震动与不安,终于来到哥伦布的小木屋,与老师共同演奏了一支《伤逝曲》。

这是一部需要耳朵和心灵的电影。最后的一支《伤逝曲》响起的时候,我静静的靠在黑暗的大礼堂最偏僻的角落里,闭上眼睛,想要忘记宣告终止的字幕,忘记渐次亮起的灯光,忘记熙熙攘攘涌向大门仿佛什么也没有听见什么也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感受到的人群,只要留下每个抑扬的音符,因为一旦消逝,就仿佛亲人的逝去——永不再来,连同着那份挚爱与感动的心。

想起爱在夜里独自一人观看瓦格纳歌剧的路德维希二世,总在落幕后静静坐在黑暗里,不愿回到丑恶疯狂的现实中去吧。

不管怎么努力,脑中的余音终于在春天寂静的夜空里渐渐消散去,但至少如同知错而返的马兰·玛黑,找到了一点这个过于现实而孤寂的物质世界之外的,感动与悲伤。

2007-04-03

Tears of Desire

有一些音符,静静流淌,不经意间就淹没心中最深的地方

试着把Traenen der Sehnsucht——Lacrimosa并非最有名、却是这一年来自己听得最多的一支歌译成英文。翻得很烂,但是在这个过程里细细体会词句的含义,体会到的是和曲调本身相似的——孤独,追求,渺茫的希望,寒冬的阳光。

Tears of Desire

A child of the Earth lay asleep
It was a day of great fear
How often did he fell down?
How often did he laugh out of pain?
How often did he yell out?
And he was already deaf
Injuired soul from the last pain
Rational fear of love

Tears of silence - masked the face
Lights cast shadows and held him in lights
And he stood here - the child
with tears on face
Light cast shadows and held him in lights

The night offered her youngest child
A dream of love he desired
A dream of the eyes - not the hands
A dream of dreaming - not living
Yet the eyes of the child recognized no beauty
They were too weak at the surprise
And the morning's first light
It was not dawning for the child
Then in the morning he was blind
His hands became old and remained untouched

Tears of silence - masked the face
Lights cast shadows and held him in lights
He attemped to explain while he was destroyed
Tears of desire - masked the face
And he stood there - the child
With tears on face
Tears of desire
Tears of desire

2007-04-02

Jesus College

未来boss建议去这个学院,因为他自己就是那里的老师。查了一下那里的网页,古老温馨的一个小地方。

十六世纪伊丽莎白一世应某威尔士财主之请建立,所以这个学院和威尔士颇有渊源。据说那里有英国最大的Celtic collection,本科生有百分之十五的威尔士人……(跟着俄国老板住在15%+威尔士人的学院里偶的英语会说成什么样子呢……)

不管怎么说,飘渺的未来忽然有了一点可感的东西,于是不禁开始期待起来:)

2007-03-25

新相机

昨天去买了台索尼相机,开始用形象来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翻着当年去交流时那些拍摄水平不甚高明的照片,还是感到庆幸,因为倘若没有它们,许多永远不再经过的地方、许多永远不再邂逅的友人、许多当时无比珍惜的瞬间,都将敌不过时间的洗涤渐渐褪色以致不留痕迹了。

不过亲爱的室友们,多小心吧,嘿嘿嘿~

一个只剩回响的温柔磁性的声音

圣斗士里的穆先生,
Vampire Hunter D里的D,
BASARA里的杨羽,
间之楔里的Iason,
居然,这些让我迷恋的角色,让我沉迷于动画的直接力量,都来自同一个声音,一个已经沉寂了七年的声音。

假期里看了Basara,杨羽悲叹四道之死的一段,那个温柔磁性的声音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大概还有一点点似曾相识的感觉,只不过还没有意识到,那就是整部圣斗士星矢中最让我期待的穆的温柔睿智的声音。于是特地翻了cast,记下了塩沢兼人这个名字。直到昨天忽然想起,一查才发现,这个声优界的神一般的人物,居然演绎了几乎所有让我感动的动画人物。

更令人扼腕的是,这位与爸爸同年的塩沢様,已经在这个世纪刚刚到来的时候就已经去了另一个世界。一瞬间里,心中珍藏的虚幻的形象被寄予了一个真实的寄托,随即这个真实又复归于虚幻。

想起自己很久以前,迷上Beyond,迷上第一个所谓‘偶像’的时候,家驹也已经辞世五年了;越了解越喜爱,而越钟情便越悲伤。少年时代总要经历迷恋上什么的过程,自己的这个过程里因此少了些少年们的张扬洒脱,而多了些无奈和悲伤。现在已经没有当时的热情了,所以这个从惊喜到叹息的过程已经算很平静了,可是心里,却总有点似乎明白了什么,又失掉了什么的感触。

大概还是应该庆幸,这个温柔的声音还为很多人所铭记,还在人间时时回响吧。

2007-03-06

我要去牛津

如题,不再想了不再等了不再犹豫了。看起来同样吸引人的选择,再多只能选一个,不同选择的不同未来永远也无法比较。既然是未来,既然没有经历,现在也就没有多少理性可言了,那就凭感觉吧:)

顺便一提,一直有点奇怪为什么牛津管Ph.D叫D.Phil,虽然意思不难理解;前两天看到说是这个叫法仅此一家了,还保持着最早的英语习惯。呵呵,果然是老牌啊。

2007-03-01

年又过完了

又是一晚颠簸,回到学校了。今年过年是难得的轻松,没有任何任务,天天在家吃吃睡睡;过年走亲访友,爽到不想开学了。

羊发邮件提醒说,过两天十五了别忘了吃元宵。我对北京食堂里有没有很怀疑,不过好在在家已经吃了不知道多少又甜又软的芝麻元宵,所以没亏着。加上前天去过了夫子庙把灯也买了。以往都会买最传统式样的莲花灯,含苞待放或是盛开形状的,单朵或者并蒂的;这次一去就看中了一个橙色的超级可爱大狗头灯,虽然觉得很幼齿,还是招摇过市地拎回家,一路引起无数小朋友羡慕的眼光,心里暗爽:P 回去挂在客厅里,一打开房间门就可以看见橙色狗狗很无辜的眼神,心情于是就很好。

可惜才看了两天就回北京来了。

2007-02-05

第一个offer

Oxford 终于评下奖学金来,总算是肯定能卖出去了

邮件发来的时候,我大概正在南下的火车上颠簸,捧着"Graeber, Goetter und Gelehter"静心阅读考古学者们的冒险和激情

可能明年此时,就在古老的英伦校园里的一间陋室里,努力维系清贫的留学生活,用一堆堆公式和程序抒写我自己人生道路上缺乏浪漫情调的挑战和激情了吧,呵呵

2007-02-01

近来成了动漫迷

考完试看了几部不错的动画

首推Trinity Blood,中文名圣魔之血。原先是畅销小说,可惜作者没写完大结局就英年早逝;伴随小说大受欢迎的是其插画,号称巴洛克风格巨作,“不可能动画化”;接着又有了漫画,可惜与原作相比太过少女化了评价不太高;最后是动画。

我的顺序恰恰是反过来,先偶然在某ftp上随便拖了一集动画下来,马上被吸引了。背景在古老的欧洲城市间转换,画面唯美,人物造型华丽而不至艺术化到走形,配乐很有气势。其实只要画得还行,跟历史题材扯一扯很容易就吸引人的。漫画一般略去不表。在网上搜了些图,于是发现真正华美的是原书的插画集,yy了n天后终于按捺不住不远万里跑到安定门的一家小店买了本d版(最后一本……)。偏暗的色调,异常繁复的服饰和背景,精雕细琢的细节,总之哥特建筑的风格,非常喜欢^_^

再就是01年的一部日美合作剧场版动画Vampire Hunter D,也是根据小说改编,也是超强插画。这部画风更写实些,连乱发丝丝飘动的效果都做得很有质感,这大概要归功于美国的特效,而人物造型的美感则作为日本漫画的长项保留下来。配音也很不错。

再就是Bartender,调酒师。一部比较矫情的小资动画,不过既然能吸引我们这样的无产阶级青年看完,还是有比较动人的地方的。这个片子再次加深了我的一个印象,即鬼子敬业及钻研的精神还是很可怕的,哪怕调酒主题的这样一部动画,且不论主题矫情与否,至少功课还是做足了,以至拍完动画顺带再来部纪录片问题也不大(其实这个动画本身已经有这个意思了?让我想起本寝室评价柯南剧场版“迷宫的十字路口”为京都风光旅游宣传片……)

2007-01-16

选修课作业

一学期的西方文明史,学的东西比某些主课还多些。期末交论文正赶上赶作业最关键时期,就随便写了些上课感想

关于俄狄浦斯王及希腊神话
虽然读的时候早已知道结局,但在故事发展中还是情不自禁地希望Corinth的信使给俄狄浦斯王带来好消息,希望俄狄浦斯自己听从Jocasta的劝告不再追根究底,在真相大白以后仍为俄狄浦斯的行为所震撼。俄狄浦斯王用Jocasta的胸针刺瞎双目,索福柯勒斯并没有直接描写,而是很用心的,借传令官之口,造成了让听者和读者身临其境的效果,令我仿佛目睹自责悲怆的俄狄浦斯王双目血流如注的场景。

比起艺术手法,更重要的是这出悲剧中传达出的思想。我觉得最关键的有两点。

一是人类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即使如俄狄浦斯一般,弑父娶母出于无知(及自卫)。但这不是简单的道德伦理说教,而是强调了敢于面对自己的过失、敢于负责而不推诿的勇气。大多数人很自然的会问:为什么,为什么本性正直善良的俄狄浦斯王要接受这样残酷的命运和惩罚?这样的问题本身,已经落入了伦理说教的思维,或者因果报应的简单逻辑;当然也不会从索福克勒斯那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第二,揭示了人类命运的悲剧性。这出悲剧的起源并非其中人物所体现的人类之恶,甚至不是人性中固有的弱点,而是人类无法逃避的命运。但这不是教人逆来顺受的布道,而是用比较极端的情境,阐述了人们即便背负再沉重的命运枷锁,也可以以勇气、真诚、力量和无私纯洁的心灵来面对。这大概也就是俄狄浦斯王明知道自己可能就是给Thebes带来灾祸的凶手,仍不顾一切的追究真相的寓意之所在吧。

说到第二点,就让我想起以前读过的希腊神话(施瓦布的版本),二者相通之处,应该也反映了一些古希腊文化的共同点。许多故事细节已经记不清,记得的是那些英雄或神祗,都是性情中人,敢爱敢恨,却都敬畏看不见的命运的安排。不少故事取材于伊利亚特,记载了残酷而触目惊心的战争,其中许许多多勇敢、美丽、善良、温柔的儿子、丈夫、父亲就在恸哭的亲人怀中永远熟睡不再醒来。而这时即使神祗也无奈,赫拉克勒斯或阿喀琉斯的灵魂也许去了奥林匹斯圣山,在人间也只能留下悲哀与回忆。希腊神话里保存了对人类这样一种mortality的必然命运的尊重,神也不能改变;甚至神自己,尊贵如阿波罗也尝过丧子之痛。

说到这里,神话和悲剧的精神一致了:这就是对命运的敬畏。虽然不像中国传说中的化蝶之类圆满结局,但真实动人。更重要的是,这种敬畏并没有沦为软弱或者听天由命的麻木,反而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抗争中体现了力与美。如同保留到今天的充分展现均衡与力量的大理石雕塑一般,这并存的敬畏与抗争正是古希腊精神的力量。

关于中世纪
这是一个对中国人来说相对陌生的时期:没有留下希腊、罗马这样的旅游胜地,也没有热热闹闹的战争或革命(其实这样说法不准确,胜地和战争都多得很,只不过我们的教育里面十字军东征远比不上法国大革命的教育意义);即使在西方,也有黑暗千年的恶名,而常被当作辉煌的古罗马到文艺复兴之间的一段沉寂(更极端的,历史的倒退)。我的兴趣始于摇滚乐的一个流派“歌特音乐”,由此追究起“歌特”的来由,于是也慢慢接触到中世纪的历史,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也慢慢形成了自己的印象:这是一个信仰的时代;这是理性的光辉不曾熄灭的时代。

信仰时代是比较显然的,教会漫长的统治,基督教在这一时期确立了在文化中的支配地位。这在整个西方文化上打下的烙印是不可磨灭的,信仰在人们的精神生活中,直到今天,仍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比就很明显,中国历史上,主流的思想几乎从没有聚焦在神和人的关系上。另一明显的佐证就是这时期的艺术,无论是高耸入云、神秘华美的歌特教堂,还是庄严肃穆的格里高利圣咏,都是为神而作;艺术是信仰的体现,是接近天国与上帝的阶梯。文艺复兴回到古希腊罗马寻找灵感,而后来的艺术家们——无论是浪漫时期的“Gothic renaissance”还是今天的摇滚音乐家却都不约而同向中世纪寻求灵感,应该不止因为其艺术形式本身的美感,其中所寄托的信仰才是生命力的来源。

理性的光辉,却不是显然,甚至和信仰显得不相容。然而正像一首歌的歌词里写道:“I feel not obliged to believe/ that the same God/ who endowed us with sense, reason and intellect/ would intend us to forgo/ their use.”需要承认这段时间里教会的压制严重阻滞了科学的进步和人民的思想自由,但理性思考的习惯却一直延续下来,经院哲学的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现在说起经院哲学,很有点在中国说腐儒的味道,但想一想,试图用理性和逻辑支持宗教,本来就是很有积极意义的想法。曾经翻过托马斯•阿奎那神学大全的一些片段,很清楚地列出论题,可能的论调,作者的评价、分析、推演。且不论其中的逻辑是否正确前提假设是否合理,但这样的思路,与我们现在——其实也是西方文化中所孕育出的科学研究的习惯是非常一致的。

2007-01-01

新年快乐

又一年的开始,必将记载人生重大转折的一年,却开始得异常平静。压力、任务伴着新年的阳光只会有增无减,但这些都是过眼云烟,真实留下痕迹的,只有自己一点点踏实的成长。

祝所有的亲人,朋友,新年快乐,实现最大的心愿